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专区 > 三会一课

光荣属于劳动者 幸福属于劳动者

来源:《求是》杂志发布时间:2022-06-01 11:18:07浏览数:0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这是我国全体劳动者不懈奋斗的成果,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长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积极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辛勤劳动、顽强拼搏,在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奋斗中,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用智慧和汗水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无数劳动者用实际行动证明,有梦想,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劳动者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劳动者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我们的根扎在劳动人民之中,“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一个国家需要冲锋陷阵、功勋卓著的英雄,也需要默默付出、恪尽职守的普通劳动者。2019年2月,农历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在一个快递服务点看望仍在工作的“快递小哥”,同他们亲切握手,询问工作生活情况,并祝他们春节快乐。总书记指出,“快递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放眼中华大地,千千万万“快递小哥”这样的普通劳动者,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以不懈奋斗唱响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可以说,新中国取得的每一个成就、创造的每一个奇迹,都是广大普通劳动者撸起袖子干出来的、一滴汗水摔八瓣拼出来的。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今天,中国的劳动大军正在逐步“迭代”,“80后”“90后”甚至“00后”已经成为建设生力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名劳动者,只要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就一定能够成就闪光的人生。

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为时代主旋律。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从“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掏粪工人时传祥,到“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再到港口装卸自动化的创新者包起帆、“当代雷锋”郭明义、“铁路小巨人”巨晓林、“金牌焊工”高凤林……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劳动者,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礼赞劳动创造,号召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见贤思齐,加大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宣传力度,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人人都是劳动者”的时代,只有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唤起每一个劳动者的奋斗激情,不断创新创造、追求卓越、超越自我,才能为国家发展汇聚起强大正能量。

人类社会是劳动创造的,美好生活是劳动创造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每一个劳动者付出艰辛努力。新时代的劳动者,正在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新的荣光!


上一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下一篇:让青春为伟大时代绽放
福建省海峡社会组织研究院

        福建省海峡社会组织研究院于2007年经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在福建省民政厅登记成立,是一家以研究社会科学、社会组织发展、社会公益服务为主的社会服务机构。研究院现有专职工作人员18人,外聘知名专家、研究员和顾问23人,于2017年3月建立了党支部,2018年10月在福州市总工会登记成立了“研究院工会委员会”。

        研究院成立至今,一直朝着专业化服务发展,充分发挥研究院的优势特点,提供专业评估、咨询、辅导,在评估、年报、财税、项目、内部治理等方面多维度服务省市区县社会组织;同时,研究院在研究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创新上也作了大量探索。

业务服务
1. 等级评估、年度报告辅导;
2. 制度建设、人才培育、财税咨询、项目管理;
3. 登记成立、变更、换届、注销指导;
4. 项目申报、立项指导,项目评估、评审;
5. 书刊编辑,网络服务,课题研究。
二维码

电话:0591-87875433 87862553

邮箱:yjy.61@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23号商业大厦12楼1206室

关注左方二维码有惊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