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专区 > 党建要闻

“疫”不容辞,社会组织在行动

来源:福建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发布时间:2022-04-06 11:00:03浏览数:0

  近期,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福建省多地也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3月14日,福建省民政厅在厅网站发布“致全省性社会组织的一封信”,倡议各社会组织党组织要以党建引领推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3月18日,福建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综合党委认真落实省委组织部的部署要求,再次动员引导所属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迅速全面准确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科学有序参与属地联防联控工作,党建引领所属社会组织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共同坚决打赢疫情歼灭战。所属社会组织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党员志愿者们服从指挥、听从调度,做到疫情在哪里、鲜红的党旗就飘扬到哪里,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一)众志成城,“泉”力以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福建省智善慈航公益服务中心党支部积极响应上级党组织和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要求,党建引领、志愿先行,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同疫情防控工作有机结合,引导群众增强防疫意识,同心助力社区疫情防控。支部党员志愿者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迅速集结、冲锋在前,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疫情发生以来,服务中心已为丰泽区10个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供防疫慰问物资(含食品及防疫物品)43499元,有效缓解基层一线抗疫物资紧缺压力;为56名家庭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费,让他们获得有效暖心帮扶;派出小分队赴部分社区及封控区域205个位置点,将居民急需的物资送达求助人手中;筹措抗疫善款及物资近10万元,精准援助急需帮助的人民群众。3月24日至今,连续派出多批志愿者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每日7小时参与10个核酸检测点样本接力运送服务,全力保障样本运输安全;每日运送防疫中药汤剂到19处隔离点,有效守护群众健康,截至目前累计送达21690包;携手丰泽区委文明办、区住建局联合组建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指导队,在区志愿者指挥中心驻点,每天12小时到辖区8个街道各个社区参与志愿服务,宣传防疫政策措施,帮助分发物资,保障群众生活。

  泉州疫情爆发以来,福建省扶老济困服务协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优势,积极投身一线,开展志愿服务。根据当地疫情形势发展,协会专门招募了200名志愿者,并腾出共计580平方的仓库,设立了“社会组织支援泉州抗疫物资临时仓库”,得到丰泽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和丰泽区委文明办的肯定。同时,协会还在丰泽区8个街道成立了志愿运输服务队,申请办理了车辆运输通行证和工作证,每天组织150位小车、面包车、货车司机随车参与抗疫物资的志愿运输。3月18日起,协会依据高铁运营图制作运输计划和车辆调度,保障物资的专业、高效转运。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9日,共转运医务防疫物资188.38万件、口罩等防护用品101.31万件、各类消毒用品6.73万件。同时,协会还向8个街道办事处捐赠了4000个中药香囊(价值12万元)、5.4万元消杀物资、5万元生活物资等。

  (二)聚沙成塔,逆行一线

  福建省助困公益协会秉持“力所能及,点滴关爱”的慈善理念,竭尽所能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为缓解泉州各县区及莆田白血病家庭的用药难,协会与当地交警、志愿者们精心规划了送药路线,从3月18日起分三批持续开展“爱心接力”,共同将96份药品及时送达大病患儿家庭,体现了社会组织的大爱奉献与责任担当。在得知福州永泰县塘前乡莒口村防疫物资较为匮乏后,协会全体会员积极行动,联合福建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为莒口村筹集防疫物资,短短两天共筹集测温枪5把、帐篷5顶、防护服20套、面罩100屏、医用手套300个、口罩1420个、消毒液2桶、免洗手消毒液2箱、纯净水20箱等,及时服务保障了150名村民的核酸检测。疫情期间,协会收到因治疗血象低需要输血的大病患儿家庭求助,党员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并动员组织爱心献血者30名,同时号召“福州饿了么”团队骑手共同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奉献点滴爱心。

  福建省蓝豹救援服务中心在疫情发生后立即招募志愿者并进行疫情防控岗前培训,组建了一支“蓝豹救援应急突击队”。全体队员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奋战一线的逆行者们同心战“疫”,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自3月17日组建以来,“突击队”共派出336人次参与志愿服务,累计保障了社区及学校等18个核酸采样点,连续13天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和各个社区在核酸检测点现场维持秩序,实地指导合理搭建帐篷及设置人员通道,配合引导参加核酸检测的市民有序分流,逐一核验健康码、测量体温,指导市民进行核酸检测预登记,服务工作时长约4000多小时。队员们在服务保障全员核酸的同时,还积极参与防疫知识宣传、入户摸排人员情况、信息采集、疫情防控监测点监测等工作,经常持续工作到深夜,甚至有时通宵达旦,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社会组织的新作为。

  (三)三人成众,有“志”同行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3月24日,福建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第五党建工作创新联盟动员所属社会组织在鼓楼区温泉街道河东社区共同开展“抗击疫情有‘志’同行”志愿服务活动,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核酸采样。25名志愿者在经过岗前培训并做好自我防护后,积极投身各志愿服务点开展工作。“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打开健康码,准备好核酸预约码……”志愿者们在维持秩序的同时,不断提醒现场居民保持安全距离,耐心指引居民通过扫描生成“采样二维码”,一对一的帮助老弱病残幼等特殊困难群体顺利完成核酸采样。志愿服务中,他们秉承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彰显了社会组织的担当作为;维持现场秩序井然,展现了党建联盟良好的精神风貌。截至当晚九点,志愿者们共协助社区完成附近居民核酸采样2480人。河东社区工作人员及周边群众对他们提供的优质专业细致服务纷纷点赞,称赞他们:一身红马甲是人群中最美丽的风景,每一个“大白”都是守护生命健康的勇士。


上一篇:践行担当、“泉”力以赴、齐心战“疫” ——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党建工作第七联盟在行动
下一篇: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福建省海峡社会组织研究院

        福建省海峡社会组织研究院于2007年经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在福建省民政厅登记成立,是一家以研究社会科学、社会组织发展、社会公益服务为主的社会服务机构。研究院现有专职工作人员18人,外聘知名专家、研究员和顾问23人,于2017年3月建立了党支部,2018年10月在福州市总工会登记成立了“研究院工会委员会”。

        研究院成立至今,一直朝着专业化服务发展,充分发挥研究院的优势特点,提供专业评估、咨询、辅导,在评估、年报、财税、项目、内部治理等方面多维度服务省市区县社会组织;同时,研究院在研究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创新上也作了大量探索。

业务服务
1. 等级评估、年度报告辅导;
2. 制度建设、人才培育、财税咨询、项目管理;
3. 登记成立、变更、换届、注销指导;
4. 项目申报、立项指导,项目评估、评审;
5. 书刊编辑,网络服务,课题研究。
二维码

电话:0591-87875433 87862553

邮箱:yjy.61@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23号商业大厦12楼1206室

关注左方二维码有惊喜

Baidu
map